圖片來源:索通發展
5月16日晚間,索通發展(603612)披露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
據介紹,索通發展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薛永、三順投資、梁金、張寶、謝志懋、薛占青、薛戰峰、張學文合計持有的欣源股份94.9777%股份;擬向不超過35名符合條件的特定投資者,以詢價的方式非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募集配套資金,用于本次重組中相關中介機構費用及相關稅費、現金對價、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債務等。
具體來看,索通發展擬向交易對方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欣源股份94.9777%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欣源股份將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截至本預案簽署日,標的資產欣源股份的審計和評估工作尚未完成,因此本次交易的具體價格及股份支付數量尚未確定。經索通發展與交易各方協商一致,欣源股份100%股權對應的交易價格不高于12億元。
資料顯示,欣源股份主營業務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產品以及薄膜電容器的研發、生產加工和銷售。光大證券最新研發信息顯示,欣源股份于2016年介入鋰電池負極業務,目前已形成粗碎、粉碎、造粒、分級、石墨化、成品篩分等負極材料一體化生產工序,主要產品為人造石墨負極,并為客戶提供石墨化、一體化等代加工服務;公司一直與杉杉股份、貝特瑞、江西紫宸等負極材料頭部企業深度合作。欣源股份2021年實現收入5.2億元,凈利潤8419萬元;其中,石墨業務收入2.6億元,毛利率40%。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和儲能市場在“碳中和”戰略目標支持和技術進步的雙重影響下,維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帶動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裝機量持續高速增長,形成了對負極材料的強勁需求。
研究機構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共同發布的《中國負極材料行業發展白皮書(2022年)》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負極材料出貨量達到77.9萬噸,同比增長86.4%。2021年,全球負極材料出貨量達到90.5萬噸,同比增長68.2%。
同時,中國企業負極材料出貨量全球占比由2020年的77.7%提高到2021年的86.1%。EVTank在白皮書中預測,到2025年和2030年中國負極材料總體出貨量將分別達到270.5萬噸和705.4萬噸,在全球出貨量中的占比將提高到90%以上。
在上述背景下,索通發展以“C+(carbon)戰略:雙驅兩翼,低碳智造”為發展方向,聚焦“預焙陽極+鋰電負極”等碳材料產業,打造中高端碳材料為主的產品和服務體系。本次交易前,公司主營業務為預焙陽極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交易完成后,公司將擴大在鋰電負極領域的布局,實現“預焙陽極+鋰電負極”的戰略規劃。同時,本次交易也有助于公司把握新能源領域的發展機遇,打造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增強公司整體實力和市場競爭優勢,對公司發展將產生積極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碳負極材料與鋁用預焙陽極在生產原料、生產設備、生產工藝等方面有較強的聯系和相通之處,4月28日,索通發展還發布公告,為充分發揮在石油焦領域的集中采購、全球采購優勢及行業相關技術經驗,抓住新能源產業鏈發展機遇,進一步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力,公司決定在甘肅省嘉峪關市嘉北工業園區投資建設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首期5萬噸項目。該項目建成后,公司主營業務將新增負極材料業務。
在業績方面,購買欣源股份前,索通發展2021年末總資產為121.41億元,2021年度的營業收入及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94.58億元和6.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1.65%和189.64%。交易后,預計上市公司的收入規模將進一步擴大,盈利能力將得到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