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廠商繼續激烈廝殺,而仍有一眾企業想要加入這場戰斗。市場飽和,洗牌不可避免,分析認為在高一個層次的競爭中,有互聯網生態基礎,同時又有資本助力的企業將成為贏家。
集體出海
出海尋找新市場,或許是中國手機廠商的新一輪增長點。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在全球的占比從去年同期的29%,下滑到了25%。中國智能手機普及率已超過90%,飽和度甚至超過美國和歐洲市場。
而全球市場也進入微增階段,Gartner預計今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同比漲幅將降至3.3%,主要因為中國市場表現低迷。
“不可否認的是,未來幾年內,全球智能手機的增量市場將主要來自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隨著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平穩甚至萎縮,以及印度、拉美等新興市場快速崛起,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占比全球份額未來幾年內會出現持續下滑?!鄙鲜鰳I內人士對《英才》記者表示。
自2014年開始,多家國產手機廠商開始將眼光投向海外,第一站便是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
近期,華為取得了印度政府頒發的一項非常關鍵的生產批準,意味著華為有可能因此成為在印度市場生產手機硬件的第一家中國手機廠商。
此前,小米公司高管已經明確表示,將會在印度制造小米手機,但是相關的環節還在最后完善當中。雷軍曾表示,三五年內做印度市場“老大”,從當前小米在印度的火爆程度來看,這一目標并非鏡花水月。
而對于聯想和TCL等企業來說,憑借著早期PC和電視時代的全球銷售網絡、生產研發基地,印度等新興市場早就是他們的海外重鎮。
“相對中國市場,200美元以下的低端手機仍將是新興市場增長的主力軍,中國手機企業出海過程中除了面臨專利大戰的隱憂,似乎中國廠商間的‘價格戰’也不可避免?!币晃皇謾C廠商負責人表示,現階段中國手機以廉價、高性價比走出海外,但這是第一步,未來如何成長為三星、蘋果這樣的科技巨頭,中國企業需要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