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方愛之(Anna),她不施粉黛的面容上一雙閃著靈性的大眼睛,挽著高高的馬尾發型,看上去更像是一個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而不是呼風喚雨的天使投資人。但和她沒聊多久,她的熱情和開朗以及對行業和投資的精辟看法打動了。作為真格基金的總經理,她自嘲說自己的全職工作就是看(用)應用。手機上密密麻麻列了各種各樣的的應用,就連最近為媒體拍的個性照,下面背景也是一排自己最常用的App。與一般人不同的是,她把新的應用除了按功能分以外,還分成有潛力的和不用看的,幫助內部決定是否投資。
和風險投資不同,作為天使基金的真格基金不光注重于產品,更注重人,所以除了看應用外,Anna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人身上。很多人都說天使投資是體力活,Anna更不例外,每周要看15-20個項目,所有的時間都排的滿滿的,短到從北京東邊跑到西邊中關村見創業者,長的甚至飛到美國,挨個校園和公司了解新趨勢、會見有創業熱情的同學、在一些行業會議上發言。但她對此卻樂此不疲。
原來,她本人生活中就特別喜歡給人做媒,介紹了4對中就有3對喜結良緣,而天使投資,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也是做媒,把好的團隊和資金配對,把Vc和好的公司配對,把好的人才和公司配對。有這樣的喜好,難怪Anna過去一年就為10家公司找到了A輪投資,讓它們成功的從真格基金中“嫁了出去”。
那天使投資做媒有啥講究呢?Anna說,真格基金看人的話就看學習能力、工作力、影響力和堅持力。
學習能力也包括自省的能力,比如說聚美優品的陳歐一開始拿到真格基金的投資是做游戲廣告的,不到幾個月就發現沒法做下去,及時反省、總結錯誤后開始做化妝品團購,才有了今天的聚美。
工作力,則是指創業需要的無盡的工作能力和熱情。要創業就要有無盡的精力,剛開始時產品,財務,人事,營銷等樣樣都要創始人親力親為,一段時間下來沒有旺盛的精力是撐不下去的;同時,也要對自己做的行業有較好的把握,比如說,找鋼網的創始人王東(微博)原來在一家以鋼鐵現貨搜索為主的互聯網公司做職業經理人,對鋼鐵交易里遇到的問題深有體會,所以找鋼網一出來就很成功,目前已拿到A輪融資。
影響力,也是所謂的個人魅力,要能夠把最好的人的組織起來,向同一個方向前進。很多人也許有很強的技術背景,但是也未必能領導和管理團隊,需要Anna來幫他們做媒人,找互補的團隊。所以真格基金投的公司里,除非技術特別好的,或者是如格靈深瞳的創始人趙勇一樣,既有技術(他是谷歌眼鏡項目的早期核心成員)也有很強的個人魅力,不然一般會要求有一個互補的團隊。
最后是堅持力,創業中可能會遇到不同的挫折和挑戰,要遇到什么困難都撐下去,必須有強大的心理素質。
光看人夠嗎?Anna堅持這一標準:做天使投資和做媒一樣,不需要研究行業,只需要找到最好的人,因為公司發展不是一場短跑,而是像一個馬拉松,是持久戰,團隊能力強能夠長跑的才行,比如說團購千團大戰,模式產品千篇一律,真正脫穎而出的像美團王興這樣的創始人,憑借的是在創辦校內和飯否時期就被驗證過的能力。
不過做媒也是要看人的契合程度的,Anna總結了3C: chemistry, complementary和compromise,也就是第一要對眼,第二要互補,第三要能夠互相包容。
這三點,Anna不光在做媒和天使投資中應用,甚至也用在了自己身上。她和徐小平老師的合作,就是建立在以上基礎。Anna的個人風格和經歷非常契合徐小平老師對總經理的要求,這是對眼;Anna在做天使投資一行前, 在通用電氣發展并購部負責公司業務發展。再早之前,則是摩根大通的投資銀行部門的分析師,對于財務和運營了解較多,比徐老師更能把控風險,通常是徐老師指導創業團隊戰略,Anna負責對人事財務運營等具體事項給予幫助,這是互補;當然,也有10%-20%的時候兩人對于投資的意見不一致,鑒于徐老師很多時候是會憑著他過人的直覺馬上做決定,而Anna會做很多研究后根據分析做決定,兩人就設定了一些小規則來平衡雙方的習慣,比如不要馬上做決定,過一小段時間再看,建立了檢查表來用更加科學的方式決定投資等。這是兩人互相包容的結果。
在生活,工作和為人處事中,Anna巧妙地扮演著不同媒人的角色。找準自己的定位,是她對自己成功的總結。